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188-588

TEL:029-88643194 FAX:029-88611928

淄博百思通压力表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淄博百思通压力表,不锈钢法兰压力表,理由压力表,淄博百思通压力表等信息

■最高压力可达420MPa
■自动温度补偿
■大屏幕5位数显
■图形化压力百分比显示
■过压自动报警
■径向或轴向安装方式可选
■本安防爆型及存储型可选
专利产品(ZL4000118588.3),它非常适合于现场及实验室使用,完成一般压力表、精密压力表、血压计等压力仪表的校验工作和精密压力测量,它完全可以代替指针式精密压力表。
基本型、存储型和本安型
5位显示,可切换
测量速度可调,默认为3次/秒,最快10次/秒,最慢1次/6秒
Pa,kPa,MPa,psi,bar,mbar,kgf/cm2,inH2O,mmH2O,inHg,mmHg
环境温度:(-10~50)℃;
相对湿度:<95%;
(淄博百思通 压力表)

相连并受感应元件操纵因此,当双金属片感受到温度变化时,指针即可在一圆形分度标尺上指示出温度来。这种仪表的测温范围是200~650℃,允许误差均为标尺两程的1%左右。这种温度计和棒状的玻璃液体温度计的用途相似,但可使用在机械强度要求更高的条件
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在温度改变时膨胀程度不同的原理工作的。为提高测温灵敏度,通常将金属片制成螺旋卷形状。当多层金属片的温度改变时,各层金属膨胀或收缩量不等,使得螺旋卷卷起或松开。由于螺旋卷的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和一可以自由转动的指针相连,因此,当双金属片感受到温度变化时,指针即可在一圆形分度标尺上指示出温度来。这种仪表的测温范围是200~650℃,允许误差均为标尺两程的1%左右。
(淄博百思通 压力表)

结构原理:
在普通压力表的基础上,内部填充阻尼液并加装缓冲机构,减轻环境剧烈振动及介质的脉冲对仪表的影响,压力表指示稳定清晰。
产品应用:
耐震压力表适用于环境剧烈振动场所,可耐受介质脉动,冲击及突然卸荷,仪表指示稳定清晰。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电力等部门,测量对铜和铜合金无腐蚀性介质的压力。
1.仪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仪表工作位置应垂直安装。
2.负荷稳定、增减负荷应均匀。
3.周围环境温度为:-5~55℃;-25~55℃。
4.抗震等级为V.H.4或V.H.5。
1.表壳材料:铁,电镀,不锈钢304,不锈钢316,不锈钢316L
(淄博百思通 压力表)

抗震压力表YTN-50/60/75/100/150
公司专业生产高精度等级抗震压力表系列,抗震压力表量程广,品种型号多,特性优良,螺纹规格齐全。抗震压力表的型号、量程、精度等级、规格、安装方式及抗震特性详细介绍如下。
抗震压力表为外壳内填充阻尼液(一般为硅油或甘油)的仪表,能够抗工作环境振动和减少介质脉冲的影响。外壳为气密型结构,能有效地保护内部机件免受环境影响和污秽侵入。外壳材料有铁壳和不锈钢壳二种,型号规格有YTN-50/YN60/YN100/YN150。仪表指示稳定清晰稳定,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电力等部门,测量对铜和铜合金无腐蚀性介质的压力。使用寿命长。
(淄博百思通 压力表)

(淄博百思通 压力表)

产品名称:高精度手持甲醛测试仪/便携式空气甲醛检测仪
产品型号:RT-HFX105
高精度手持甲醛测试仪/便携式空气甲醛检测仪型号:RT-HFX105
大量程检测范围
不需要安装检测药片即可实时检测
大的数据储存量
USB接口高速数据传输
无需预热时间
自动背光显示
用户自校准
RT-HFX105手持甲醛检测仪是公司开发和制造的一种新型甲醛直读式定量测定分析仪器,它可广泛应用于家俱、地板、壁纸、涂料、园艺、室内装饰与整修、染料、造纸、制药、医疗、食品、防腐、消毒、化肥、树脂、粘合剂和农药、原料、样品、工艺过程及养殖厂、垃圾处理厂、烫发场所、经营车间和生活场所中甲醛的定量测定.仪器由先进的电化学传感器,采样泵和微处理器构成,可直接实时测量和在带背光的液晶屏上显示被测样品中甲醛的百分比或mg/m3浓度含量.自带外置高精度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显示和补偿提高测试精度.数据可通过USB下载和连续实时环境监测和分析.
(淄博百思通 压力表)

开机/关机背光清零单位切换校准
(淄博百思通 压力表)

了解更多关于:通电水压力表,泵出口压力表 扬程,压力表0.6是多少压,桩机压力表检测费用,弹簧管是压力表原理,抗震压力表M20x1.5,czy-60压力表,压力表测出的压力为,em19压力表,压力表国家标准2010,空调加氟压力表为0,煤气灶压力表,压力表开始只有四个格,雷达尔远传压力表,压力表计量合格证粘贴规定,压力表检定合格证书,单头油压力表,压力表1Wa是几公斤,前置压力表结构,r410双压力表读法
本文摘自:http://www.oen171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