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188-588

TEL:029-88643194 FAX:029-88611928

火电厂压力表强制检定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火电厂压力表强制检定,压力表消防水枪,压力表试验检测周期,火电厂压力表强制检定等信息

真空压力表的特点:
(1)性能稳定,测量精度较高,反应速度较快。
(2)属绝对真空计,精度0.5级以上的可作为标准真空于十使用。
(3)测量的是总压力,包括气体和蒸汽的压力。
(4)测量的结果与气体种类、成分及其性质无关。
(5)测m过程中,真空计本身吸气和放气很小,不会对被测气氛产生影响。
(6)真空计内部没有高温部件,不会使油蒸汽分解。
(7)若选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可测量腐蚀性气体压力。
(8)结构牢固,而且便于密封和安装。
(9)操作简便,不需调整,但需要定期校验。
真空压力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在很多的领域当中都有一定的应用。用户在使用真空压力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很多的。例如测量的范围、温度等多种的问题:
(火电厂压力表强制检定)

YPF-100B-FYPF-100BYPF-100B-F不锈钢膜盒压力表根据普通膜盒压力表的结构原理而研制的具有耐腐蚀的微压测量仪表。导压系统及外壳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耐震压力表是在普通压力表的基础上,表壳为全密闭型结构,内部填充阻尼液(一般为甘油或者硅油)并加装缓冲机构,减轻环境剧烈振动及介质脉冲对仪表示值的影响,耐震型压力表指示稳定清晰。广泛应用于液压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矿山机械、电力设备等部门,测量对铜和铜合金无腐蚀性介质的压力。
耐震电接点压力表产品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电触点接触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该系列主要产品有:耐震电接点压力表、耐震电接点真空压力表、耐震光电电接点压力表、隔膜耐震电接点压力表等。本文介绍耐震电接点压力表型号规格命名规则,精度等级选用,接线控制原理图等资料.
(火电厂压力表强制检定)

绝压:0~10kPa~60MPa
2.通讯方式:RS485、RS232、USART、脉冲
3.精度等级:0.1级、0.2级、0.5级
4.稳定性:优于0.1%FS/年、优于0.2%FS/年
5.显示方式:动态四位液晶数字显示(相当于4位半)加汉字提示,显示kPa、MPa等压力单位
6.过载压力:1.5-3倍的量程,视测量范围而定
7.内置电源:3.6V高能锂电池
8.介质温度:-40~85℃
9.工作环境:温度:-30℃~60℃;湿度:<90%
10.防爆级别:ExiaIIBT4,ExdIIBT4
11.过程连接:M20×1.5(外螺纹)或根据用户要求
(火电厂压力表强制检定)

真值是指指客观存在,无法绝对准确地获得的物理量。在实际中工作中常把精度足够高的规范仪器得出的数值作为真值。数字压力表压力校验仪作为标准器时,其测量值我们认为是真值。
引用误差一般用来描述仪表的性能特点的一种方法,压力校验中,指针式压力表和数字压力表用此种表示方法,是按照仪表的满量程来计算的。如10MPa,0.05级的数字压力校验仪,其所有点的允许误差为都为±10MPa×0.05%=±0.005MPa。
读数误差是误差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压力校验工作中,活塞压力计用此种表示方法,是以检定点为基础计算的。如(1~60)MPa,0.05级的活塞压力计,其在60MPa点的允许误差为±60MPa×0.05%=±0.030MPa,而在10MPa这一点的允差误差为±10MPa×0.05%=±0.005MPa。
(火电厂压力表强制检定)

(一)满足如下编制依据:
(1)项目建议书(如果有);
(2)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
(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4)有关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规范、定额;
(5)编制《报告》的委托协议;
(6)其他有关依据资料。
(二)做好政策、规划等信息资料采集与应用
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需要大量的、准确的、可用的信息资料作为支持。本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将收集积累整理分析以下重要资料:市场分析资料、产业发展环境资源条件资料、区域的规划资料、场址条件资料、环境条件资料、财政税收资料、金融与投次资料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并用科学的方法对占有资料进行整理加工。
(火电厂压力表强制检定)

了解更多关于:家用压力表接口规格,郑州压力表,强制检定压力表有哪些,双头压力表 使用方法,卫生型压力表接口尺寸,电接点压力表怎么设置,只要是压力表就需要检验吗,压力表校表周期,挖机机油压力表正常几个,空调压力表指针抖动大,压力表接头为何要做成弯管,压力表不上压,压力表必须装压力表弯 规范,热风炉液压站系统保护压力表,火车压力表,压力表的mpa 是什么意思,燃气壁挂炉压力表,大气压绝对压力表压关系表,swagelok压力表,静压沉桩记录表压力表读数
本文摘自:http://www.oen171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