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188-588

TEL:029-88643194 FAX:029-88611928

隔膜压力表耐温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隔膜压力表耐温,燃油喷射压力表的使用,压力表外观检查,隔膜压力表耐温等信息

防爆型无线消防数字远程压力表(Ex)
一、产品概述
万霖WANLIN-TP9001系列防爆智能安全消防远传压力表:利用NB-iot无线通讯协议,低功耗轻便锂电池实现无线数字传输,产品采用304接头和全铸铝外壳,通过本安防爆认证。抗震性好,能够测量气体、液体、油等对不锈钢无腐蚀的介质。可预设高低压报警点,具有事件上发和定时上发两种功能。
二、产品的性能和特点
大屏幕:大屏幕液晶显示,读数直观清晰,适应环境温度宽。
高精度:先进的微处理器技术,进口测控芯片,性能稳定精度高。
长寿命:内置锂电池,抗干扰,稳定可靠。
*高可靠:进口压力晶元,长期稳定性好。
(隔膜压力表耐温)

轴向前边耐震压力表是耐震压力表系列中常用的一种,安装时利用耐震压力表自带的安装边(盘)固定在设备面板上,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观察压力变化,轴向前边耐震压力表表壳为全密闭型结构,内部填充阻尼液(一般为甘油或者硅油)并加装缓冲机构,减轻环境剧烈振动及介质脉冲对仪表示值的影响,耐震型压力表指示稳定清晰。主要系列有:轴向前边耐震压力表,轴向前边耐震真空压力表,轴向前边耐震压力真空表等
不锈钢隔膜衬聚四氟乙烯压力表是本公司开发设计的新技术产品,延长了仪表测量强腐蚀性介质时的使用寿命。全不锈钢隔膜衬套式仪表的零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对于使用环境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隔膜压力表耐温)

特别适合消防管道、消防末端、消防泵房、城市供水、石油化工等需要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的领域。
☆gprs/lora-iot可选
☆铸铝防爆型外壳,坚固耐用,产品美观
☆四位lcd液晶屏,白色背光
☆防水等级优于ip65
☆上发频率,按键可调,1分钟~24小时可设
☆高低压报警,即时上发
☆定时上发报文/累计上发报文可选
☆低功耗设计,3.6v锂电池供电
☆产品认证:ce认证
☆防爆认证exibiict4
压力量程真空量程:(0~-100)kpa
复合量程:(-0.1~0.1)mpa(-0.1~0.25)mpa(-0.1~0.4)mpa(-0.1~0.6)mpa(-0.1~1.0)mpa(-0.1~2.5)mpa
(-5~5)kpa(-10~10)kpa(-25~25)kpa(-50~50)kpa
(隔膜压力表耐温)

数字压力控制表BD-801K(1.6MPa,气压,水压都可以),接口为外螺纹M20,能用转接头转成管螺纹。可以直接控制空气压缩机开启,达到省电的目的,可以设定上下限控制压力,上限停止机械、机电工作(或断开信号),下限启动(或接通信号)。常期处于无水通过管道的情况下,自行判断并断开工作状态,保护电机设备(缺水保护)。保修时间:6个月
智能数显控制压力表是集测量、显示、控制为一体的控制仪表,采用了以MCU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化电路。所有检测到的压力均可通过面板显示并通过按键进行设置。是自动化控制应用和改造中替代指针式电接点压力表和压力测控仪表的理想产品。
(隔膜压力表耐温)

安全阀门的话是每一年送到计量局那儿校正一次得,有效期为一年,记得保留有关得检验合格证书
压力表的话,视其功能位置而定,如果是主气缸,主气路的压力表的话就也要外送计量局那儿检测,周期好像也是每半年一次,如果是冷却水回路上的压力表等不直接参与压缩空气的,可以每三个月自检一次,或者你也可以提高标准,也半年外送检查都可以的
我公司的压力表是由地方的计量检测所每6个月检测一次,
空压机的安全阀,好像从来没有检测过啊,,应该不要检测,如果安全阀是用在压力容器上的话,是由当地的质量安全监督局12个月检测一次.
希望对你有用,如果你单位里的这些设备当时是由设计院做的话,你应该问问他们,设计院很清楚的.
(隔膜压力表耐温)

-1999~9999
≦±0.5%FS
长期稳定性
≤±0.2%F.S/年
-20~+85℃
-30~+70℃
外螺纹M20*1.5或用户自定
三、产品特点
●4位数字显示当前压力值
●模拟量输出(4~20mA)
●开关量可在零点到满度之间任意设定
●24VDC或220VAC供电可选
●采用防爆外壳,安装方便
(隔膜压力表耐温)

了解更多关于:压力表等级划分A类,压力表校表周期,天津吉星压力表,压力表 倒置,uci压力表,压力表快接软管,高压气筒压力表反弹怎么办,干燥机压力表不能复位,压力表能抽到-0.1,氮气压力表怎么关闭,普通压力表西安,耐震压力表和压力真空表,压力表减压阀年检时间,电节点压力表,abb变频器接6v压力表,氨气压力表 禁油,煤层天然气管道压力表,氨区压力表,氧气瓶压力表小时5,压力表存放年限
本文摘自:http://www.oen171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