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188-588

TEL:029-88643194 FAX:029-88611928

压力表自校方法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压力表自校方法,远传压力表与锅炉,测燃油压力表,压力表自校方法等信息

■无线通讯和数据存储;
■IP67防水;
■焊接传感器密封,抗腐蚀能力强。
ConST218数字压力表是一块具有无线通讯和存储功能的压力测量仪表。它可以轻松完成压力的精密测量,还可以作为压力标准器,完成对一般压力表、精密压力表等多种压力仪表的校验工作,非常适合工业现场及实验室使用,是未来压力仪表的发展方向。
2节5号AA碱性电池
Pa、psi、bar、mmHg、mmH2O、kgf/cm2等多种压力单位切换
满五位显示;电池电量显示;压力百分比显示;白色背光
温度测量、峰值测量、压力检漏、过压保护、定时关机、键盘锁定等
相对湿度:≤95%
(压力表 自校方法)

2.通讯方式:RS485、RS232、USB及配套通讯软件
3.精度等级:0.05级、0.1级、0.2级、0.5级
4.采集速度:高速型为:50ms~100s/次(可设置为50ms的倍数)普通型为:1s~2000s/次(可设置为1s的倍数)
5.过载压力:1.5-3倍的量程,视测量范围而定
6.显示方式:5位数字动态显示
7.内置电源:充电锂电池或高能锂电池
8.介质温度:-40℃~85℃
9.工作环境:选充电电池时:温度-10℃~50℃,湿度:<90%
选工业锂电池时:温度-30℃~60℃,湿度:<90%
10.防爆级别:ExiaIIBT4
11.过程连接:M20×1.5(外螺纹)或根据用户要求定做
(压力表 自校方法)

本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数字压力表,台式气压压力泵,数字压力计,便携压力计,智能数字压力计,微压表,智能精密数字压力计,便携压力泵,压力泵,手持压力泵,便携数字压力表,台式液压压力泵,智能数字压力表等项目。
压力表按其测量精确度:可分为精密压力表、一般压力表。精密压力表的测量精确度等级分别为0.1、0.16、0.25、0.4级0.05级;一般压力表的测量精确度等级分别为1.0、1.6、2.5、4.0级。压力表按其测量基准:压力表按其指示压力的基准不同,分为一般压力表、压力表不锈钢压力表、差压表。一般压力表以大气压力为基准;绝压表以压力零位为基准;差压表测量两个被测压力之差。
(压力表 自校方法)

SC880系列数显压力表是表盘直径50的为全电子结构,采用电池供电,现场安装简易。前端采用高精度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由高精度,低温度的放大器放大处理,送入高精度的A/D转换器,转换成微处理器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经过运算处理,由LCD显示器出实际的压力值。
该智能数字压力表使用灵活,操作简单,调试容易,安全可靠。SC880数字压力表广泛应用于水电,自来水,石油,化工,机械,液压等行业,对流体介质的压力进行测量显示。 数显压力表特点 大屏幕LCD显示,分辨率高,无视值误差。 峰值保持功能,记录测量过程的非常大压力值。 压力百分比动态显示,(进度条显示) 五种工程单位选择:psi、bar、kpa、kg/cm2Mpa
(压力表 自校方法)

目前产品已经批量用于上海市消防水管网监测系统。
(压力表 自校方法)

耐震压力表的壳体制成全密封结构,且在壳体内填充阻尼油,4000118588每梢允褂迷诠ぷ骰肪痴穸蚪橹恃沽Γㄔ睾桑┞龆牟饬砍∷? 带有电接点控制开关的压力表可以实现发讯报警或控制功能。
带有远传机构的压力表可以提供工业工程中所需要的电信号(比如电阻信号或标准直流电流信号)。
隔膜表所使用的隔离器(化学密封)能通过隔离膜片,将被测介质与仪表隔离,以便测量强腐蚀、高温、易结晶介质的压力。
压力表的弹性元件机械压力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随着压力的变化而产生弹性变形。机械压力表采用弹簧管(波登管)、膜片、膜盒及波纹管等敏感元件并按此分类。敏感元件一般是由铜合金、不锈钢或由特殊材料制成。
(压力表 自校方法)

在日常运行时按实际工作压力的2倍来配备压力表。如工作压力为0.2MPa,即配用0.4MPa量程的压力表。这样指针在刻度盘中间位置,垂直向上。安全阀的起座压力也是按工作压力来调整,压力表仍有足够的裕度应付超压指示。
(压力表 自校方法)

了解更多关于:蒸汽锅炉带压怎样换压力表,压力表哪家质量好,锅炉配件压力表三通阀,天燃气压力表,压力表选型和压力表规格型号,水电站滤水器三个压力表,防震压力表阻尼器,工程压力表,压力表考克阀,怎么看懂电接点压力表,抗硫压力表与普通压力表区别,380v电解压力表,压力表一次门二次门,数控机床压力表检测,amazone打药机压力表,隔膜压力表价格,深圳SF6报警闭锁压力表供应,膜盒压力表选用和安装,普通压力表分度值,恒压阀的压力表怎么工作
本文摘自:http://www.oen171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