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188-588

TEL:029-88643194 FAX:029-88611928

松下数显压力表使用方法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松下数显压力表使用方法,车载气泵压力表怎么看,压力表安装在单向阀的后端,松下数显压力表使用方法等信息

远传压力表是压力传感器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压力表内部有一个电位器,电位器的滑动端与压力表的指针相连。压力变化时,电位器滑动端的位置也随之改变。
一、远传压力表与变频器的接线:
远传压力表的三个端子分别接变频器的+10V(电源),GND(公共地),X1(多功能端子)。
二、需要设定变频器的参数:
1、运行指令来源=外部端子
2、频率指令通道=PID
3、P值,I值,D值
4、频率上限;
5、频率下限;
6、目标压力;
(松下数显压力表使用方法)

标准型压力变送器YSZC-5
标准型压力变送器采用了目前先进的电子陶瓷技术,无中介液的干式压力测量技术,厚膜电子技术,SMT技术和PFM 信号技术,与传统的扩散硅、应变片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
1、过载和抗冲击能力强
变送器的极限过载能力可达额定量程1~5倍,由于采用了陶瓷厚膜技术的传感器,因而即使变送器在具有腐蚀性和强震动的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且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小。
2、稳定性高
每年优于0.2%满量程,此技术指标已接近智能型压力仪表的水平。
3、温度漂移小
由于采用了无中介液的干式压力测量技术,从而在极大的提高测量精度的同时,也使温度对测量的影响降至极低: ±0.2%/10℃。当温度由-10℃~+60℃变化,温度漂移小于±0.15%/10℃。
(松下数显压力表使用方法)

适用介质;与陶瓷、不锈钢兼容的液体、气体
介质温度;-40~85℃
环境温度;-20~60℃-30~60℃
安装螺纹;M20×1.5(特殊安装用户要求)
(松下数显压力表使用方法)

二、操作说明
数显压力表的传感器与显示处理部分采用一体化的设计结构,使用简便,数显压力表与被测机构使用螺纹直接连接的方式,对数显压力表的摆放角度不做任何要求。在使用测量以前应该估算被测量目标的大致压力范围,以免由于压力过大超出测量范围对传感器造成损坏。
三、故障与排除方法
数显压力表属于工业产品,在运输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干扰,人为操作使用不当的原因,可能造成仪表不能正常工作和显示。对于简单的故障用户可以自行排除,其他的故障需要返回到制造厂商进行维修。下面将列出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四、数显压力表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松下数显压力表使用方法)

压力表检定规程盱眙精密压力表的测量度等级分别为0.1、0.16、0.25、0.4级0.05级;一般压力表的测量度等级分别为1.0、1.6、2.5、4.0级
轴向安装耐震压力表
压力表种类很多,它不仅有一般(普通)指针指示型,还有数字型;不仅有常规型,还有特种型;不仅有接点型,还有远传型;不仅有耐振型,还有抗震型;不仅有隔膜型,还有耐腐型等
不锈钢压力表量程、精度等级技术参数:
压力表检定规程盱眙
远传压力表,防溅防腐压力表,轴向压力表,耐温压力表,安全型压力表,一般压力表,气压表,指针压力表,特种压力表,弹簧管压力表,进口压力表,压力表附件,压力仪表接头
(松下数显压力表使用方法)

(0~25)kPa(0~160)kPa(0~2)MPa(0~20)MPa(0~100)MPa
(0~250)kPa(0~2.5)MPa(0~25)MPa(0~160)MPa
(0~400)kPa(0~4)MPa(0~30)MPa(0~250)MPa
(松下数显压力表使用方法)

型热工宝典(现场热工校验仪)首先是为工业现场热工仪表及系统的校验维护而设想的,供给完善而实用的功用,操纵简单,其接纳单片机做为CPU,集新大规模数字转换集成电路和大屏幕液晶显示技术于一体,具有输出、丈量、手册和24VDC配电功用,且四项功用可同时工做,同屏显示输出和丈量值以及对应的ITS-90尺度值(热电阻和热电偶),并装备超大容量可充电电池,照顾便利,能便利地完成工业现场热工仪表(传感器、变送器、显示仪表、控造系统)的检修、校验。仪器检测校准中心作为一个集综合性、专业性、权威性于一体,以及品有高识别度的检测验证机构,凭借先进的技术,过硬的实力,和走在时代尖端的理念,为无数的解决处理过众多的品质难题,极大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与社会的信赖
(松下数显压力表使用方法)

了解更多关于:浙江省对压力表有什么规定,太阳能压力表无压力,塔城压力表,压力表自检表格,hoke高精度数字压力表,带油压力表,压力表可以斜安装吗,四个接线电接点压力表,四方电接点压力表,煤气压力表漏气,普通千斤顶加装压力表,耐震压力表dmass,压力表读数和大气压强,一般压力表检定周期,换灭火器压力表,压力表旋塞阀表弯球阀安装图集,压力表质检标签,庆东纳碧安压力表异常,科肯变频器怎么跟远传压力表,压力表三通旋塞阀原理
本文摘自:http://www.oen171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